虚构与非虚构到底是个什么鬼?
01
这本书属于虚构类还是非虚构类?
2021年底,一本名为《张医生与王医生》的图书被很多媒体注意到,也有一些媒体将这本书归入虚构类文学作品。两位作者采访数十人,在旧报纸、老照片、建筑废墟与口述回忆中打捞过往生活图景,这本书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的工人家庭在国企改制、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凭借家庭的全力支持与自身的聪慧刻苦,摆脱掉队的命运,实现阶层跃升。从内容看,基于采访、所讲述的故事真实。因此,这本书应该属于纪实类文学作品,如果采用了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的分类方法,毫无疑问,这本书应该放在非虚构类。到底什么是虚构与非虚构?有人简单地总结其区别:非虚构是新闻作品特点,而文学作品一定要虚构!
《张医生与王医生》伊险峰 杨樱著
文汇出版社2021年10月版/68.00元
实际上虚构与非虚构的区分,即使在西方也有很大争议,无论是从语义还是文本的角度,都能找到这种区分的漏洞。倒是作家王安忆有一段话回答得很精彩:非虚构的东西是这样一个自然的状态,它发生的时间特别漫长,特别无序,我们也许没有福分看到结局,或者看到结局却看不到过程中的意义,我们只能攫取它的一个片断,我们的一生只在一个周期的一小段上。虚构就是在一个漫长的、无秩序的时间里,要攫取一段,这一段正好是完整的。当然不可能“正好是完整的”,所以“攫取”这个词应该换成“创造”,就是你,一个生活在局部里的人,狂妄到要去创造一个完整的周期。
02
虚构与非虚构分类溯源
1980年第4期《读书》杂志上,刊发过董鼎山《所谓“非虚构小说”》一文。但国内到底是谁最早大规模引用虚构与非虚构概念对图书产品进行分类?我在百度上查不到答案,几经周折,最后溯源到了《中国图书商报》,也就是更名后当今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开卷公司董事长蒋晞亮对我说:从2000年开始,国内最早的开卷畅销书排行榜,每月都在商报刊发,分为虚构、非虚构、少儿三大类。此前,国内未见有引用虚构与非虚构概念的媒体,后来业内慢慢也都开始接受了。
说到非虚构写作,国外最早兴起于半个多世纪前的美国。《冷血》作家卡波特花了6年时间,据说光采访就记录了6000多页的笔记。卡波特第一次尝试以新闻主义的写作手法来还原事件,再现了堪萨斯州一宗轰动全美的灭门凶杀案,作品最早连载于1965年的《纽约客》,引起了美国社会巨大的反响,所出版的图书跃居当年美国畅销书第一位,发行300多万册,先后被译成25种文字。媒体评价称,该作品在美国与世界文坛上引起一场“艺术上的骚动”。因此, 有人称之为非虚构写作的开山鼻祖。注意,非虚构的重点是用新闻的写作手法,来描述已经发生的真实事件。可见非虚构范畴最初还是有严格区分的,到后来,非虚构的范畴越来越宽泛,不是虚构的,就是非虚构。再后来,童书单列,独立于虚构与非虚构。
《冷血》【美】杜鲁门·卡波特 著
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10月版/39.50元
美国《纽约时报》《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在每年末,按惯例都会发布年度虚构与非虚构类图书TOP10书单,这些书单有时也会被美国总统关注到并力荐;亚马逊每年会根据销量颁布畅销图书非虚构类榜单,亚马逊中国的机构都会向媒体大量转发。国内很多家媒体的读书版早些年都会很快转载这些书单,一些出版机构也会盯上这些书单,有资源关系的,会在第一时间联系合适的版权引进业务。
从1950年开始,美国国家图书基金组织每年11月都会在纽约颁发美国国家图书奖,奖项分为小说类、非虚构类、诗歌类、翻译类以及青年文学类,以“表彰最好的美国文学”,获奖作者每人可获得1万美元奖金,据说这是美国文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如,2018年共有368种小说、546种非虚构作品、256种诗歌作品、142种翻译文学以及325种青年文学作品参与评选2018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2010年,也就是在商报引进虚构与非虚构概念10年之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首次引进出版了美国作家雪莉·艾力斯编著的《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一书。该书收录了近百位美国当代著名写作人的非虚构文学写作教学课程,囊括了几乎所有第四类写作培训和技巧练习,包括写作灵感培养、拼接式写作、人物刻画写作、场景(空间)写作、多线并程写作、隐喻与展现写作和“感官式写作”等,被国内媒体界称之非虚构文学写作领域第一本系统教材。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美】雪莉·艾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36.00元
03
非虚构写作在国内是一种努力的姿态
就文学写作而言,在中国首先是基于虚构类的小说。少时,我母亲虽然没读过几年书,但希望我长大以后当一个小说家,她的理由很简单,鲁迅的作品每年再版他都能拿到稿费,一辈子吃喝不愁。但我未能如母亲的意,我喜欢“如是我闻”,平常阅读的也多半是非虚构类作品。过去的中国是一个诗词异常发达的国度,有写章回小说的传统,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经典著作。中国的章回小说讲究“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说这个作品是真的,但其中的人物、地点、事件均为虚构;说是假的,但作品反映的却是曾经的事实,有时甚至比现实还真实。
虚构类比较容易区分,很多作家写的小说,大多都是属于虚构类作品。当然你也可以说,很多作家的作品都来源于自己的真实经历。比如70后作家李师江的长篇小说《逍遥游》,从读者角度看,显然是一篇虚构类小说。但对少数熟悉李师江北漂生活的人来说,书中描述的大多数情节,几乎都真实发生过。
但不管如何,中国文学有崇高的地位,文学的概念兴盛于五四运动时期,是一个外来输入式的舶来品。但正是舶来的文学运动,唤醒了清末民初那一代青年人,用文学运动摧毁了一个帝国。那时,年轻人最时髦的口号是爱国,革命。
10多年前,记得曾和一个作家朋友讨论过文学概念。我其中的一个观点是,中国的文学目前还是一个学生模仿先生的阶段,世界级文学大家横空出世的时间还早。未曾想10年后,在诺贝尔文学奖上,已赫然刻上了中国人的名字。主要是这块大地短短几十年,发生了太多翻天覆地的魔幻变化,也有太多的灵魂跟不上步伐,因此,有太多的虚构与非虚构题材值得去挖掘。
事实上,分类的困惑与争议更多体现在非虚构类上。非虚构写作,指的是基于真实对象与事件的写作。一切以新闻写作手法、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以追求一种“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结果,均可称为非虚构文学创作(写作),西方文学界叫做“第四类写作”,因其特殊的叙事特征,被誉为新的文学可能性。
非虚构写作在国内,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创作形式,比方70后作家梁鸿的“梁庄系列”。国内一些大的商业机构成立了专门的项目,也有一些民间力量在推动诸如“真实故事计划”这样的非虚构写作项目。但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脑海里,至今都还没有特别注意到这个概念。早期很多香港电影作品,都会郑重申明:故事情节均为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1978年,那时,我还是一个初一学生,徐迟在《人民文学》杂志第一期发表了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通过报纸与广播被广泛传播,陈景润推演数学公式入神,灵魂出窍,走路撞到电线杆的情景,至今被那个时代的人不断提及与谈论。
报告文学被后来的研究者称之为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归入非虚构写作。但报告文学作品却有大量的细节确实属于作者虚构,例如,作品里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对话,以及一些场景的描写。从这个意义上讲,将报告文学的题材归于非虚构作品,似乎又缺乏严谨。所以,中国报告文学这样的题材,发展到今天仍然无法定型,甚至有些刻薄的评论者称之为僵尸体,据说徐迟后来也承认《哥德巴赫猜想》中有不少细节上的虚构。关于报告文学的争论与非议很多,有人甚至要将报告文学从文学中排除。
2011年4月,中国第一个非虚构文学创作教育工作室在广州成立,由媒体记者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一批学者倡议,得到南都传播研究院和中国新闻界百余名写作精英支持。第一批非虚构文学写作课程在国内新闻院校、新闻机构内部展开。之所以还需要推动,一方面说明非虚构写作在国内还缺少真正的土壤;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非虚构写作具有特殊意义。
2012年,国内有些机构与媒体也开始用虚构与非虚构写作来区分作品。
比方当当网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的图书分类,而其它图书电商的产品分类并非完全如此。看来,作为国内较大的图书电商,当当的专业性毋容置疑。国内很多媒体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周刊》《东方早报·上海书评》《深圳商报》《晶报·深港书评》等,采用虚构与非虚构图书的评选已经多年。而《作家文摘》从2012年开始,连续10年无间断地坚持非虚构类图书评选,至今已有了不错的品牌效应。2013年《作家文摘》增加了以月度排行榜作为初选书单参考,终评活动采取现场评议,当场计票现场发奖。《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有一文记载了《作家文摘》现任总编辑孔平、原总编辑张亚丽的回忆:2013年的非虚构评选场面,可用“宏大”一词描述,评委阵容更是庞大,由党史、国史、文史专家,作家、评论家及老一代革命家后代组成,与《作家文摘》的定位无二。近百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作者、出版社领导争相上台宣推自己的产品,现场拉票,场面热闹非凡。
总而言之,无论虚构也好非虚构也好,本质上只是一种为了方便区分事物的手段,最终直接反映了人类对事物本质的认知程度。在我看来,虚构代表人类的一种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类这种物种的一种特殊能力,也是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一种希望;非虚构则代表人类探索追究事物真相的一种方式,人类毕竟要如实、不受蒙蔽地活在这个世界,这样的世界才是人类所向往的。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初审:江玉婷
复审:张中江
终审:张维特
扫码加入小助理微信,
拉您进“好书探读者群”,
和更多爱书人遇见!
排版|童 尚
好书探,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